一、全州生产安全事故及自然灾害情况
(一)生产安全事故情况。
2022年1-5月,全州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0起、死亡12人,其中:道路运输事故8起、死亡9人,金属非金属矿山事故1起、死亡1人,化工行业事故1起、死亡2人。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二)自然灾害情况。
2022年1-5月,全州共受灾105067人,紧急转移安置44人,需过渡期生活救助270人,倒塌房屋9户22间,严重损坏房屋29户74间,一般损坏房屋650户857间,直接经济损失6005.45万元。共发放自然灾害救灾资金1239.849万,救助15622户55475人;发放救灾物资8876件,共计折款111.63万元,救助2069户6347人。有效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了灾区社会稳定。
二、2022年6月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突出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建议
总体情况研判:6月份,极端天气增多,旅游业全面复苏,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国内石油价格大幅上涨,各类不利因素交织叠加,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复杂。一是进入主汛期,暴雨、雷电、大风等灾害性天气频发,自然灾害与生产安全事故耦合几率大,交通运输、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旅游等重点行业安全风险高。二是6月进入暑期,端午节假期短途游、返乡探亲等出行叠加,“三超一疲劳”、无证驾驶、酒驾醉驾和违法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突出,极易引发交通事故。三是当前全州上下全面贯彻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全力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一些重大项目落地建设,重点工程相继开工,建设施工安全监管任务重,建筑行业安全风险高。四是大宗商品、燃油价格上涨,制造业成本上升,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实际困难等带来安全风险。
防范措施建议: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州“防住疫情稳住经济保住安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切实抓好安全生产、防汛抗旱等各项工作,推动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15条措施和“省60条”“州68条”细化措施落地见效,落细落实汛期安全防范措施,深入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防范各类安全事故。一要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各级各部门要以全州安全生产“双排”能力大提升攻坚战为抓手,纵深推进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持续深入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排除,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措施落实,严厉打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坚决守住“不发生较大以上事故”这个底线。二要突出重点领域抓集中攻坚。要紧紧围绕安全生产三年行动巩固提升重点工作任务,纵深推进消防、交通运输、建筑施工、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城镇燃气、特种设备、工业园区、地质灾害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聚焦“两个清单”“双清单”抓整改提升,切实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三要切实做好“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国家和省州第21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部署,围绕“遵守安全生产法,当好第一责任人”主题,推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精神走深走实,全面总结经验做法,强化问题隐患警示曝光,开展好“遵守安全生产法,当好第一责任人”专题宣传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督促企业抓实“四周”活动,建立“四个一天”长效工作机制,推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四要统筹做好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工作。要按照“灾害链”防范应对思路,统筹做好汛期自然灾害防治和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防止顾此失彼的问题。突出抓好风险研判、风险预警、隐患排查、应急响应、转移避险、抢险救援全过程管理,强化协同联动及现场处置机制建设,严防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耦合发生。五要强化应急准备。各级各部门要严格落实应急值班值守制度,突出抓好形势分析、会商研判、预测预报预警、完善应急预案、队伍建设、实战演练、应急物资储备、前置救援力量等应急准备工作。认真落实“四早”“五快”“四个紧急撤离”防汛工作机制和突发事件信息首报“两分钟”模版,切实提升应急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