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非煤露天矿山安全监管,黔东南州创新监管方式,充分发挥无人机快速、高效、全方位的优势,利用无人机定期对非煤露天矿山进行高空巡查,奏好县级巡查、州级研判、现场核查“三步曲”,切实提升露天矿山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效能。
一是县级全面巡查。县级应急部门利用无人机对正常生产建设的露天矿山进行航拍巡查,以“三视图”为基准,重点对矿区范围、边坡高度、台阶高度、边坡角、矿石输送、装卸料口和堆料区密闭或覆盖、洒水抑尘等情况进行拍摄检查,便于监管人员能够直观有效地辨识矿山风险点。今年以来,全州共对72家非煤露天矿山进行了拍摄巡查,并建立“一企一档”的图像档案。
二是州级集中研判。州级应急部门邀请非煤矿山专家对巡查拍摄的露天矿山图像进行集中研判,详细查看矿山安全生产状况,锁定开采现状,对照法律法规、矿山安全规程、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等,逐一逐矿研判梳理问题隐患,并建立问题隐患台账,下发现场核查工作提示。今年以来,集中研判发现问题隐患75项,其中,明确发现重大事故隐患1项,3座非煤矿山边坡存在裂缝有垮塌滑坡安全风险。
三是实地现场核查。针对无人机巡查发现的问题隐患,明确各县(市)应急部门及时逐一进行实地核查,针对边坡普遍存在台阶过高、平台过窄、坡度过陡等现象,督促企业严格依据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进行辨识自查,实地核查、企业自查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的,督促企业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方案,定人员、时间、责任、标准、措施,确保问题隐患得到有效治理消除。今年以来,通过无人机巡查发现掏底开采等违规违法行为1起,排查出露天矿山边坡台阶过高、平台过窄、坡度过陡等重大事故隐患80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