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贵州省安全生产条例》,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建立高效有序的安全监管模式,督促企业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断提升企业安全风险防范能力。黔东南州应急管理局突出行业重点四举措强力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分级分类精准监管,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发动企业组织专家和全体员工开展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安全风险数据库和隐患排查清单。对安全风险按照“一风险一措施”要求和“红橙黄蓝”四色进行分级分类精准化管理,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同时,盯紧较高安全风险等级的场所、部位、环节和岗位,明确企业、车间和班组的检查周期,按期开展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隐患按照当场整改、限期整改等进行分类施策,对重大事故隐患严格按照责任、 措施、资金、时限和应急预案“五落实”要求,实施全过程实时记录的闭环管理模式,确保隐患整改彻底到位。
二是强化信息化运用,提升信息化水平。依托黔东南州安全生产“双控”体系信息系统,要求企业认真做好隐患排查治理的自报工作,如实、完整、准确录入企业基础信息、隐患监管排查治理等内容,每月报送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按年度更新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排查清单和统计分析报告。在推进中鼓励企业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与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结合起来,借助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的专业技术力量,协助企业做好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以及系统信息更新、员工培训、应急演练等工作,实现各项工作相互促进、融合开展。2021年,全州应急管理网格化平台建立“三张清单”54961家,排查隐患86455项,完成整改隐患85171项,整改率98.5%;双控系统建立“三张清单”2257家,排查隐患154710项,完成整改隐患149090项,整改率96.4%。
三是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夯实企业安全基础。要求企业以辨识管控安全风险为重点、排查治理事故隐患为核心,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2021年,复评和核查确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达标企业30家,并对已达标企业的动态跟踪及过程管理,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
四是严格差异化执法,建好长效约束机制。对全州安全生产“双控”体系信息系统2021年10月工矿商贸企业评估后50名企业开展专项执法检查,重点对未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未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未按照安全风险分级采取相应管控措施、未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未按照规定报告、未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企业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立案查处,以法治手段倒逼“后进”企业有效落实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实现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形成政府领导有力、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参与有序的工作格局,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有效预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