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0014349/2025-936415 信息分类 政策解读
发布机构 黔东南州应急管理局 发文日期 2025-07-09
文号 暂无 是否有效
信息名称 《贵州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2025年修订版)》政策解读

《贵州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2025年修订版)》政策解读

来源: 贵州省应急管理厅 发布时间: 2025-07-09 09:10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防汛抗旱指挥部2025年5月8日印发了《贵州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为方便有关单位和社会公众更好地理解《预案》,现就《预案》相关内容作如下解读。

一、修订背景

原《贵州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自2022年发布实施以来,在依法有序、安全高效处置水旱灾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随着气象灾害预警标准调整,原预案逐渐暴露出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不够、与行业预案衔接不畅、应急处置联动协调不足等问题。为进一步做好极端灾害性天气多发频发形势下的防汛抗旱工作,省应急厅结合工作实际对2022年6月18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贵州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依法履行征求意见、文稿审核、预案评审等法定程序,于2025年5月8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后以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名义正式印发。

二、修订的总体思路和框架体系

(一)总体思路

《预案》修订全过程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全面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水旱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新情况、新要求,紧扣《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等文件精神和贵州实际,强化统筹联动,着眼于实用、管用的原则进行修改。

(二)框架体系

《预案》内容共十章。一是总则。陈述指导思想、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二是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包括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市(州)、县(市、区)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基层防汛抗旱指挥机构。三是应急准备。包括组织准备、工程准备、预案准备、队伍准备、物资准备、转移避险准备、宣传培训演练。四是防范化解风险。包括风险排查识别、风险分析研判、风险防范管控。五是监测预报预警。包括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水文监测预报预警、汛期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城市(镇)内涝监测预报预警。六是应急响应。包括先期处置、应急响应分级、应急响应启动程序、响应级别、响应级别变更和终止。七是应急抢险救援。包括水利工程险情,山洪、地质灾害,城市(镇)内涝,堰塞湖险情,干旱灾害的应急抢险救援。八是信息报送和发布。包括信息报送、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九是后期处置。包括应调查评估、灾后重建、救灾补偿、保险理赔、抢险物料补充、水毁工程修复。十是附则。包括预案管理、责任奖惩、预案解释、预案实施。

(三)修订的主要内容

一是调整组织指挥体系。结合省级议事协调机构优化调整情况,保留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及其工作体系。明确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监督指导全省防汛抗旱工作,省防指总指挥由省长担任,副总指挥由分管应急和分管水利工作的副省长担任,牵头单位为省应急厅、省水利厅、省气象局;市(州)、县(市、区)按照保留的防汛抗旱工作体系,结合实际明确防汛抗旱指挥机构;乡(镇、街道)应明确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落实职责和人员。

二是将预警叫应要求贯穿防汛处置全过程。本次预案修订过程中,推动落实“两叫应”(预报叫应和临灾叫应)、执行“一反馈”(跟踪反馈制度)、明确“一清单”(部门职责清单)。在应急准备环节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管护,落实汛期应急监测、巡查和管控措施,突出强化夜间、暴雨洪水期间对临水临坡、桥梁涵洞等重点部位的安全警示和紧急封控;在防范化解风险环节要求建立风险隐患台账清单;在应急响应期间,要求开展巡查值守和隐患排查整治,开展预报叫应和临灾叫应,落实叫应行动措施,做好跟踪反馈等工作,将预警叫应工作机制要求贯穿防汛处置全过程。

三是优化应急响应程序和启动条件。结合工作实际,明确防汛抗旱一级应急响应由省防指总指挥签发,二级应急响应由省防指副总指挥签发,三级、四级应急响应由省应急厅主要负责人签发。要求市县启动响应后,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主动调度了解水旱灾害影响,积极部署防范应对工作。结合有关部门预案及近年来响应启动实际,对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应急响应启动条件进行了优化,进一步强化了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优化了预案可操作性。

四是明确响应期间多部门联合值守制度。明确启动防汛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不同级别防汛应急响应期间联合值守单位(部门)组成和人员要求,强化联合值班值守制度。

五是进一步规范文字表述。根据最新法律规定和政策指导,将应急响应等级的命名由罗马数字改为汉字,并对一些文字表述进行了修订。

三、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关于预案定位。《预案》作为我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水旱灾害防范应对的全局性制度安排,是指导我省防汛抗旱应急准备、风险防控、监测预警、会商研判、应急响应、抢险救援等工作的规范。

(二)关于联合值守。启动防汛应急响应期间实行多部门联合值班值守,增强了会商研判、应急处置、信息共享等处置过程的协调联动。

(三)关于预案衔接。明确当重要基础设施、工矿企业等发生特别重大险情时,按照行业主管部门应急预案或专项预案开展应急抢险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