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黔东南州应急管理局门户网站!

个人中心 | 无障碍| 关怀版

站内搜索:

搜  索
首页 » 机关党建 » 党建工作
黔东南州应急管理局“五学四线三服务”打响“应急先锋”党建品牌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近年来,黔东南州应急管理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忠诚践行“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重要训词精神,积极推动党的建设与业务深度融合,探索“五学四线三服务”模式,着力打响“应急先锋”党建品牌。

一、“五学联动”筑忠诚。创新“五学联动”学习机制,推动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一是计划督学。把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重要论述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作为重点学习内容,列出“年计划”、实行“月安排”,推进计划督学。二是宣讲带学。充分发挥局党委班子领学促学作用,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论述,深入企业、农村、社区,宣讲党的政策、宣传安全知识,帮助强化安全意识、守牢安全底线,切实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三是测试促学。组织全体党员举办政治理论知识测试、“党建+业务”知识比赛,加强对党的理论知识、党史常识、国发2号和“桥头堡”等重大政策文件的学习比拼,通过晒成绩、挣积分的方式,推动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四是支部比学。实行流动红旗评比机制,引导两个支部、四个党小组通过工作实绩每周“晒”、三会一课互比“学”、实绩成效每月“比”、加分激励每月“亮”,有效推动党员干部主动谋事、用心干事、奋勇争先。五是夜校助学。在局机关创办“应急夜校”,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单位40岁以下中青年干部职工对政治理论、专业知识、写作技巧、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专题授课、专题培训,推动青年干部强思想、明政治、精业务、提效能。

二、“四个一线”护平安。践行“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重要训词精神,以“四个一线”为主要抓手,推动应急党员干部主动承担急、难、险、重的任务,竭力守护平安稳定。一是除危排险在一线。聚焦安全风险隐患,将党政机关大走访活动与安全防范工作紧密结合,以安全防范“敲门行动”进门“五查”、安全生产“靶向问诊·定向体检”式安全检查、重大事故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等作为具体抓手,推动党员干部下沉企业、农村一线开展风险管控大排查、隐患问题大清扫。今年以来,州应急局共走访、检查直接监管行业领域和其他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257家次,发现安全防范问题隐患260条,督促完成整改237条,整改率91.15%;组织专家深入4个重点县开展安全生产靶向问诊,排查问题隐患1160条,已完成整改884条,整改率76.21%。二是安全宣教在一线。聚焦消防、工贸、矿山、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森林防火、安全防范、灾害防范等群众关心关切的领域,以安全培训、防范宣传、应急演练、警示教育等方面为重点,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培训大宣传大演练大约谈大警示行动,强化群众安全防范宣传提醒,提升应急避险、应急处置能力水平。今年以来,州应急局党委领导班子带头深入企业、社区、农村开展安全防范宣讲17次,组织党员干部深入企业开展安全宣传、警示教育257家次,采取“三旬三日”模式,高质量、大声势开展安全生产月系列宣传活动,广泛宣传科普安全防范、应急救援知识,得到群众好评。三是监管执法在一线。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监管执法党员先锋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性、斗争性,采取“四不两直”和“双随机”机制模式,综合运用联合执法、计划执法、重点执法、专项执法、交叉执法等方式,加大监督执法力度。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运用监管执法、行刑衔接、举报奖励、联合惩戒、曝光案例等措施,最大限度压缩非法违法生存空间。2023年以来,州应急局共执法检查企业19家,立案查处5家,挂牌督办16项重大事故隐患。四是抢险救灾在一线。创新“早预警、早会商、早响应、早撤人”防灾减灾四早机制以及“三级叫应”和“四个紧急撤离”工作措施,应急党员干部主动承担急、难、险、重的任务,奋战在汛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抢险救灾物资准备和转运、受灾群众转移安置、灾后恢复重建第一线,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今年以来,州应急局组织会商7次,发布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7100条,启动防汛四级响应6次、三级应急响应1次,组织紧急避险转移824人,成功应对6轮次强降雨和2轮次低温凝冻天气过程,实现因灾“零伤亡”;共发放自然灾害救灾资金2595.62万,救助45121户165046人;发放衣物、棉被、米油等救灾物资6191件,救助2913户4843人。

三、“三办服务”办实事。一是“闭环管理”办好组织交办事。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系列重要论述和批示指示精神以及中央、省委、州委关于应急管理重大决策部署分类建立“五定”工作台账,逐一明确方法路径、责任主体、完成时限,逐一明确专人盯办、动态更新和销号管理,并组织开展贯彻落实情况“回头看”,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应。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应急管理部门提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要求,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学习大落实活动,以应急干部大培训、受灾群众大走访、风险管控大排查、隐患问题大清扫、安全执法大检查等具体举措,着力凝聚合力、激发动力、提升能力、守牢底线。今年以来,全州生产安全事故持续保持“双降”态势,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尤其是今年1-2月,我州持续保持58天生产安全事故“零发生”,创造历史最好记录;先后成功应对2次低温凝冻灾害和3次暴雨天气过程,实现因灾“零死亡”。二是“三抓三强”办好基层困难事。聚焦基层应急管理机构设置、人员编制、队伍建设、物资保障、工作保障等老大难,因地制宜、创新突破,以“三抓三强”为抓手,致力办好基层困难事。抓基层应急机构建设“强组织”。深入推进全州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现州、县两级应急管理部门“局队合一”,形成监管执法合力。全面加强安全监管力量建设,推动16个县(市)全部实现安委办实体化,15个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全部成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州、县两级应急管理部门均按要求配备符合专业副局长,机构、编制数均得到增加,积极通过人才引进、定向招录、公开招考等方式吸纳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方面专业人才71人,进一步提升县(市)应急管理专业能力。抓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强基础”。以标准化建设乡镇(街道)“一办一站两中心”(应急办、应急救援站、救援指挥中心、物资储备中心)、村(社区)“一站一库一队伍”(应急管理服务站、应急物资储备库、应急救援队伍),推进基层应急管理实体化、实战化、信息化为抓手,全方位织牢应急管理工作基层网底。目前,乡镇(街道)建立“一办一站两中心”,“一站一库一队伍”已实现全覆盖,全州2435个村(社)全部划分应急网格,落实“信息化+基层治理”,排查和协助治理各类风险隐患23.1万余项;建成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州级库1个,县级库7个(另有5个县级库正在建设之中),乡镇级物资储备中心217个,村级物资储备点2435个,初步形成以州级储备为支撑、县级仓储为基础、乡村储备点为补充的州、县、乡、村四级应急物资保障体系。与州文体广电旅游局联动发力,推动全州村(社)应急广播实现全覆盖,并将应急广播系统接入应急指挥平台,加强预警提示。抓基层专业救援力量建设“强队伍”。坚持专兼结合,推进救援队伍体系建设,依托州、县两级供电、水务、高速管理、交通、公路、交警、文广、卫健、国资等行业领域及主管部门组建救援队伍,目前全州共组建各类应急抢险救援队伍441支23045人。组建林东天柱矿山救护队,结束了我州长期没有矿山方面专业救援力量的局面;与州移动公司打造抢险救援通信保障“尖刀队”,全力服务保障断电断讯灾区应急通信;会同州消防救援支队完成了全州179个乡镇消防救援专职队建设,实现了非县城区乡镇全覆盖。三是“贵人服务”办好群众烦心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盯人民群众在安全防范、行政审批等方面的要事难事烦心事,通过群众诉求“入门办”、群众信访“核查办”、服务事项“精简办”,把企业、群众当贵人,落实“贵人服务”,切实办好企业群众烦心事。今年以来,州应急局共派出党员干部650人次,走访群众392户次,累计排查收集矛盾纠纷、群众诉求、安全隐患等问题线索60条,已办结50条,实现办结率83.33%。线上线下多渠道开辟安全生产领域举报通道和平台,积极鼓励群众举报安全生产领域非法违法行为和重大事故隐患,实行台账登记、限期核查、跟踪办理、逐件答复,确保件件查清楚、依法办、有回应。今年以来共收到安全生产领域举报信访件59件,查实办结43件,办结率72.88%。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监管”改革,政务服务实施“三减一降”(减材料、减时限、减流程、降成本),实现45个行政许可审批服务全部“一窗通办”,34个事项调整为即办事项,依申请六类权力事项办理时限压缩80%以上,网上可办率、零跑腿事项、证照共享率为100%,有效提高服务效率,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2023年共计受理行政许可事项215件,办结214件,办结率99.53%,企业、群众好评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