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党的二十大把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上升到国家安全高度,凸显了新形势下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如何抓好防灾减灾工作?今天,我们来看看岑巩县㵲水街道是如何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
㵲水街道下辖㵲水社区、万福社区、大园社区、天水坪社区、高关屯社区、禾山溪社区、大榕凉塘社区7个社区和马坡村、新兴村2个村。近年来,㵲水街道一直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为抓手,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探索创新,形成了以“一防二宣三处”防灾减灾工作机制,筑牢了街道安全防线,构筑街道防灾减灾工作新格局。
“防”字为先,做实“六个强化”,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措施。“以防为主”是防灾减灾的最有效手段。一是强化会商研判,及时预警。充分利用县气象、应急、水务、自然资源等部门监测和预报信息,对辖区地质隐患点、山塘水库点、城市内涝点情况会商研判,强化预警信息发布,注重隐患排查整治提前落实应急处置方案,形成隐患应对“一点一策;二是强化实时监测,随时叫应。加强街道、村(社区)干部及各隐患点监测员调度,做好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对于即将出现的险情,落实“叫应”制度,叫应全体干部、新兴派出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社区)“两委”、驻村工作队和监测员;三是强应急值守,巡查排查。落实24小时留宿值班值守,并对辖区隐患点开展巡查检查,及时反馈排查问题;四是强化责任制度,压紧压实。对辖区地质点、山塘水库、城市内涝点落实班子成员、街道干部、村(社区)干部、网格员四级包保责任制;五是强化物资储备,应急处突。做好手抬机动泵、水带、救生绳、手动破拆工具、机动链锯、强光探照灯、雨靴雨衣、对讲机等物资准备,随时可用于应急调配。同时做好后勤保障以备长时间的应急处置工作;六是强化应急演练,提升能力。针对辖区地质隐患点、山塘水库、城市内涝落实一点一策一演练,累计开展演练126场次。
“宣”字为媒,做实“五个起来”,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意识。“以宣为媒”强化群众防灾减灾意识。一是加大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和重要论述的宣传力度。二是以案例“警”起来。播放宣传片,召开警示教育会,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近年来,累计播放防灾减灾宣传片200余场次,召开警示教育会197场次,受教育群众10万余人;三是大小喇叭响起来。通过值班巡逻车流动宣传,各村(社区)大小喇叭定点宣传,加强了防灾减灾宣传力度,辖区居民防灾意识得到了提高;四是上门入户“敲”起来。充分利用“敲门行动”,将防灾减灾宣传资料、防灾减灾基本自救方法送到每家每户手中。累计宣传人数达5万余户;五是安全提示“转”起来。利用村民群、小组群、家族群、小区业主群等微信、QQ群进行防灾减灾宣传,做到广而告之,家喻户晓,入脑入心。
“处”字为要,做实“两个机制”,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成效。“科学处置”把损失降到最小。县级防汛响应指示或县级气象发布暴雨暴风信号后,迅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到岗到位,严格按照“四早”和“四个紧急撤离”工作机制,坚决落实㵲水街道地质隐患点和城市内涝隐患点包保责任。目前,街道有2个地质隐患点3个城市内涝隐患点,其中马坡村田坝地质隐患点主要影响4户19人、蚂蟥坳地质隐患点主要影响6户25人;城区三元巷城市内涝隐患点主要影响3户8人、大园路城市内涝隐患点主要影响1户6人,针对上述隐患点分别安排了责任领导、应急干部、动员转移包保干部和村(社区)转移包保干部,组建应急机动组时刻关注隐患点应急处突情况,接到支援指令后第一时间赶赴支援。近年来,㵲水街道成功处置了多起因暴雨导致城市内涝和马坡村地质隐患点受威胁群众撤离,未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