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黔东南州应急管理局门户网站!

个人中心 | 无障碍| 关怀版

站内搜索:

搜  索
首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黔东南州落实“四大措施”提升农村消防本质安全水平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黔东南州按照“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坚持“统筹资源、分级负责,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落实改造性措施、配套性措施、管控性措施、机制性措施“四大措施”,全力抓好农村消防安全隐患整治,努力提升农村消防本质安全水平。

一是落实“改造性措施”助提升。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明确表前表后责任,表前由供电部门负责改造提升,实现线木分开、规范走线,着力消除裸线、超负荷等消防安全隐患。表后由州县及用户共同负责,州级负责采购物资,县级负责施工改造,用户适当补贴参与。截至目前,全州共完成8000户电改任务和10个重点村寨(景区)5177户农户线路提升改造任务。实施消防常高压水网建设工程,重点解决50户以上木质连片村寨和传统村落无常高压消防管网问题。目前,50户以上木质连片村寨已完成常高压给水管网建设928个。实施通信线路整治工程,结合当前我州正在开展的城镇精致管理行动,规范整治电线电缆“蜘蛛网”,对西江、肇兴等重点旅游景区实施“四网合一”改造,减少入户飞线,确保各类建筑和附属物设施整体安全。目前,已完成整治80731米。

二是落实“配套性措施”强保障。配强消防力量,加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好乡镇消防工作站,配齐配强乡镇专职消防队、村级志愿消防队伍,优化州县乡村四级消防救援力量布局。目前,全州217个乡镇已建成179支乡镇专职消防队;挂牌建成217个乡镇消防工作站,明确专兼工作人员1365名。配齐消防器材,村寨以十户为一个单元安装联户报警器,每户配备灭火器、轻便手持水枪,村寨合理设置消防栓,重点村设立微型消防站、配备高压水炮;所有民宿客栈配备消防“六件套”,新建民宿一律使用防火涂料,切实提升火灾防控能力。目前,10个重点村寨(景区)民宿客栈和70个A级旅游景区全部配备消防安全“六件套”。配置智慧消防,扎实推进黔东南州智慧消防大数据平台建设,试点安装智能电表仪,实施推广西江、郎德、肇兴3个试点村建设打造智慧消防示范村,全面提升消防工作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三是落实“管控性措施”抓防范。加强燃气燃料等“危爆品”管控,深入开展城镇供气管网安全排查整治,切实规范管理城镇燃气市场,巩固丁烷卡式炉替代燃气罐整治成果,严禁在旅游景区、文物古建筑、文保单位、文博场所、木质连片村寨、木质结构民宿和农家乐、人员密集场所使用醇基燃料,禁止使用50kg以上等大容量燃气瓶,提高餐饮燃气的本质安全水平。加强经营性场所管控,加强民宿客栈、人员密集场所的装修管理,完善标识标牌,确保每个房间都有窗户,一律不能安装防盗网,保障救援和逃生通道畅通。目前,10个重点村寨(景区)和70个A级旅游景区用电超负荷运营整改已全部完成。加强村民生活物料管控。严格按照《农村防火规范》加强可燃易燃物管理,积极引导村民群众规范堆放杂物、柴火等易燃物,有条件的设置集中堆放区域。定期开展防火检查,常态化开展防火巡查和鸣锣喊寨,不断提升村民群众防火意识和防火能力。加强景区流量管控。持续开展景区卫生大扫除、设施大检修、标牌大维护、人员大培训、服务大提升“五大行动”,严格落实景区“错峰、预约、限流”要求,完善应急预案,加强文化场馆、娱乐场所等人群密集场所流量管控。

四是落实“机制性措施”重排查。严格落实隐患排查排除机制,按照“一方案两清单”,聚焦问题“电”、问题“气”、问题“料”、问题“火”、问题“房”、问题“救”六个方面消防安全突出问题和线路提升改造、A级旅游景区配备消防安全“六件套”、下餐上宿木质房屋、民宿客栈超规范和超规划加层、民宿客栈及餐饮店用电超负荷运营五个重点内容,开展“敲门行动”“进门五查”。目前,共成立2027支检查组抽调8313人开展隐患大排除,共排查19815个(次)30户以上木质连片村寨和A级旅游景区,发现隐患39280条,整改完成37381条,限期整改1899条,整改率95.17%。严格落实日常巡逻提醒机制,每天开展“敲门行动”“鸣锣喊寨”等入户宣传排查,落实好“十提醒”“进门五查”,增强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实行干部驻寨,传统村落驻寨干部不少于3人,木质房屋景区驻寨干部不少于10人。要求旅游景区运营管理机构和民宿、酒店经营单位严格执行员工24小时值班值守,做到早发现、早处置。目前,全州217个乡镇(街道)4077个村(自然寨)共下沉驻寨干部8116人。严格落实宣传教育培训机制,做好“两项培训”,以“11·9”消防宣传月为契机,运用各类新媒体开展消防宣传工作,通过坝坝会、群众会等形式广泛开展农村消防安全培训,坚持每月19日的应急演练,压实企业主积极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安全防范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