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黔东南州应急管理局门户网站!

个人中心 | 无障碍| 关怀版

站内搜索:

搜  索
首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汛势待发,黔东南州八举措筑牢防汛安全防线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洪水风险犹如猛兽,防汛安全重如泰山,做好汛期安全防范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黔东南州地处长江、珠江上游,境内水系发达,清水江、舞阳河、都柳江等河流众多,山塘水库点多面广,加上智能监测基础设施落后,汛期安全防范难度非常大。为切实筑牢汛期安全防线,保障人民群众生生命财产安全,我州多措并举,扎实做好汛前安全准备。

一是健全指挥体系,确保统一指挥。在州委州政府统一领导下,我州及时建立健全防汛抗旱指挥体系,形成上下对应、协同联动的防汛工作格局。汛前,我州已对32个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名单和通信录补充更新,确保关键时刻运转顺畅,为切实做好2022年防汛抗旱工作做好准备。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多方责任。我州始终把压紧压实防汛安全责任制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关于防汛抗洪救灾等系列决策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属地管理、部门监管、行业主管、企业主体和家庭主体防汛责任制。汛前,我州已完成对全州16县(市)、41座大中型水库(水电站)、16座防洪城区等行政责任人明确,并已印发文件要求各县(市)和相关部门对全州474个水库(水电站)、1631个山塘、1562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和2700于个山洪易发区等相关责任人进行明确。

三是召开防汛视频会议,推进工作落实。4月14日,谭夔副州长组织召开2022年全州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要求以及全国全省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深入分析面临的形势任务,安排部署2022年各项防汛抗旱重点工作。

四是制定工作要点,统筹安排部署。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化减灾与非常态化救灾相统一,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全力防范化解重特大水旱灾害风险,努力实现“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目标,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全州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汛前,我州已编制印发《2022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对全年工作进行统筹安排,避免出现工作盲区。

五是汲取事故教训,补足短板弱项。为深刻汲取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事故教训,我州高度重视,多次组织召开座谈会深入学习研究,对报告中指出的问题,结合我州实际,对标对表查找我州防汛抗旱工作不足,并及时印发文件要求各级各部门及时补齐短板,为2022年防汛抗旱打好基础。于2月25日组织召开黔东南州关于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专题研讨会、3月11日组织凯里市和州防汛抗旱指挥部重点单位召开黔东南州城镇抗(防)洪(内涝)抢险专项应急预案编制(修编)专题座谈会,对标《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中指出的问题进行评估研判,以凯里市为例,修编完善城镇抗(防)洪(内涝)相关应急预案,为我州城镇抗(防)洪(内涝)工作做参考和应急准备,进一步提升全州各县(市)城镇内涝防范应对能力。

六是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履职能力。为提高全州防汛抗旱各责任人业务知识,尤其是提高新到任的各县(市)和各相关部门负责人防汛抗旱业务水平,夯实履职之基。3月23日州防汛办组织召开2022年全州防汛抗旱相关业务视频培训会,对全州100余名干部职工进行培训。州应急管理局、州水务局、州气象局、州水文局、州自然资源局等相关负责同志授课,就“四早”“五快”“三级叫应”“四个紧急撤离”防汛工作机制、山洪灾害防御、气象预警预报、雨情汛情监测、地质灾害转移避险等方面开展培训,有效提高全州防汛抗旱业务能力。

七是开展“双排”行动,主动防范化解风险。为进一步排查排除安全隐患,为今年汛期打下坚实基础,州防汛办于3月18日在全州开展汛前安全隐患“双排”行动,对去年余留的隐患进行整改,和新一轮隐患进行排查,做到控增量清存量。截至当前,全州共排查隐患498处,其中,查出隐患187处、已经整改139处、正在整改48处。

八是做好应急救援准备。我州已做好应急救援队伍和抢险救援物资准备。凯里军分区、武警黔东南支队、州消防救援支队和16个县(市)人武部、民兵、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兼职抢险救援队伍也已全面备勤并针对性加强训练,积极开展演练。针对性加强了防汛抢险物资储备,全州主要防汛物资备有编织袋12.9万条、麻袋0.13万条、沙袋1000个、编织布0.14万平方米,安全绳10058米、照明设备198台、冲锋舟30艘、皮划艇25艘,救生衣3428件、救生圈707个、铅丝1.6吨、巡堤查险灯具2030套、应急排水单元60台、复合软管7000米、汽油发电机149台、柴油发电机80台、手摇报警器391台、吸水膨胀袋1000个、水泵968台、水带423卷,随时准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