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黔东南州应急管理局门户网站!

个人中心 | 无障碍| 关怀版

站内搜索:

搜  索
首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黔东南州全面启动安全生产“大宣传”活动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为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筑牢思想上的安全防线,进一步提升公众安全防范意识、应急意识及自救互救能力,黔东南州以推动安全宣传“五进”为契机,结合实际印发了《黔东南州安全生产“大宣传”实施方案》,在全州范围内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大宣传”活动。

进企业,拧紧安全“阀门”。一是推动企业主要负责人带头抓安全。进一步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建立完善宣传教育机制、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培育企业安全文化,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二是推动专题教育活动宣安全。督促企业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展行业应急演练、消防安全演练、企业安全演练、部门(车间)应急演练、岗位演练,增强企业安全风险防控、隐患排查治理和应急处置能力。三是推动以赛促学强安全。以组织参加“安全生产月”“安康杯”“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等活动为契机,以赛促学,以学促进,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进一步强化全员安全意识。

进农村,普及安全知识。一是调动力量,形成宣传合力。依靠乡村干部、安监员、网格员、护林员等农村安全宣传主力军,引导乡村广泛开展契合本地实际的安全宣传活动。二是紧盯关键节点,专题安全教育有重点。开展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用火用电安全、森林防火安全和各类自然灾害避险安全以及食品安全等专题教育,在乡村公共场地、人群聚集地合理设置安全宣传橱窗,营造安全氛围。三是注重实效,安全实践教育活动推进有序。完善农村应急避难场所功能设施、区划标识等,因地制宜开展有针对性的自然灾害避险逃生、自救互救演练,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四是拓宽渠道,多种形式送安全。利用农闲、节庆、集市等民俗活动和农民工进城、返乡等时机,开展有安全生产、安全防护和应急避难等方面的知识宣传和普及,有针对性地普及灾害应对和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水上交通、消防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充分发挥驻村干部和包组、包户干部的作用,在进村入户走访、召开群众会等时机,通过多种方式,向村民广泛宣传安全应急知识,切实推动家庭主体责任的落实。

进社区,安全意识入人心。以社区为文化建设平台,充分利用社区墙报、宣传栏、短信等载体,大力开展全民安全知识普及宣教活动。一是定期开展社区安全教育活动。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国家安全日等节点,定期开展安全宣传教育,组织熟悉社区和居民状况的志愿者,担任安全宣传员、监督员;加大高层建筑安全宣传力度,在小区进出口、公共场所、楼层之间、电梯内外等位置张贴安全提示牌,做到对高层住户、经营场所、培训机构等住户和单位安全宣传全覆盖。二是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实践活动。组织社区志愿者组建应急救援兼职队伍,定期开展消防、地质灾害、防汛抗旱等应急救援知识培训;推动社区安全体验场所建设,丰富应急避难场所内容和设施功能,切实提升社区居民安全意识和防灾减灾能力。

进校园,筑牢校园安全屏障。充分利用校园易于组织、宣传面广,辐射性快的特点,开展学生防溺水、防雷击、居家安全、上下学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安全宣教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安全习惯,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效果。一是推动将安全宣传教育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保证安全教育时间。二是推进安全教育进校园、进课堂,将安全教育纳入中小学生教育的各个环节,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橱窗、墙报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微信、短信等现代媒体,全方位、多途径开展应急安全知识宣传教育。三是依托“法治副校长”、校外辅导员等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系统的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进家庭,安全警钟长鸣。提升以家庭为单元的安全能力建设,推动家庭主体责任的落实。一是开展安全知识进家庭活动。及时推送各相关安全知识学习平台,鼓励群众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学习安全知识。二是开展安全家庭共建活动。把家庭安全宣传教育融入“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中,面向家庭宣传安全防护知识,提升家庭成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安全秩序。三是开展家庭“安全明白人”活动。提倡健康的家庭安全行为及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和生活习惯。四是指导家庭加强安全防范,查找、排除事故隐患,掌握避险逃生技能,熟悉避难逃生路线,提升家庭和邻里自救互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