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破解安全生产“政热企冷”突出问题,深化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黔东南州坚持依法治理与服务指导并重,不断创新思路,探索“一建二通三转变”工作路径,建立安全生产政企直通整体联动机制,提升安全生产整体联动、政企互动水平,全面提升事故防范水平。
“一建”:建好安全生产政企“直通桥”
一是明确直通企业名单。按照前期分级分类建立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中明确有责任单位的州级有关行业领域监管部门以本部门负责督促指导的共98家企业作为政企直通单位。县级各行业领域监管部门负责本区域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直通工作。
二是全面建立直通渠道。各部门建立直通专用邮箱、明确专门邮箱管理员并向企业公布。同时指导企业设立企业直通邮箱,明确邮箱管理员并向监管部门报备。
三是实现联络信息直通。通过工作任务单必须及时处理、领导必须亲自研办、落实情况必须及时反馈、必须立戒官僚主义减轻企业负担工作要求,去繁存简、减少重复报表报送频次,建立直通台账,确保联络信息直通。
“二通”:着力部署与落实直通
一是实施安全生产部署直通。通过部署与落实直通,将各类重要文件、政策法规通过“直通桥”立即传达,做到政府安全生产工作部署企业即刻收、立马办、及时报,实现安全生产工作部署“一通到底”,弥补安全生产执法监管频度和覆盖面不足。
二是实施安全生产落实直通。通过安全生产管理落实情况直通,企业通过“直通桥”每月向行业监管部门报告落实情况,行业监管部门进行专项研判,分析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症结,指导企业加以完善,对落实不到位的企业及时启动差异化监管执法,强化问题整改,及时消除隐患。
“三变”:实现主动、自主、自查转变
一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由企业被动接受监管向主动加强管理转变。以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落脚点,聚焦“对标、达标、用标”,采取“四不两直”和“双随机”机制模式,综合运用联合执法、计划执法、重点执法、专项执法、交叉执法等方式,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对于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造成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从严从重追责,全面落实事故整改现场工作机制,以案示警,形成震慑效应,最终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由企业被动接受监管向主动加强管理转变。
二是实现安全风险管控由政府推动为主向企业自主开展转变。严格落实企业第一责任人责任,确保做到安全责任、安全管理、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应急救援“五到位”;严格落实企业全员岗位责任,建立“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安全生产工作体系,严格责任制落实情况的考核奖惩,激发全员参与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格落实企业安全防控责任,建立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制度、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安全风险警示报告制度,科学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加强动态分级管理,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
三是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由部门行政执法为主向企业日常自查自纠转变。建立健全以风险辨识管控为基础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加强各类危险源安全及危险作业管理,推动全员参与自主排查隐患,并通过直通平台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针对重大隐患制定并实施严格的隐患治理方案,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实现闭环管理,切实做到隐患边查边改、自查自改自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