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力推进2021年全州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攻坚之战,全面抓好“十四五”规划安全防范的起步开局,创造安全稳定的安全环境喜迎建党百年,黔东南州做到安全防范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2021年2月24日全州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部署会上明确采取“十个抓手”全面压实四个责任,强力推进整治攻坚,务求取得整治实效。
一是抓实“三个清单”建设。在原三年行动专班的基础上充实组建三年行动专项整治督查组,明确州县和部门的督查任务和建单职责,在抓好“隐患排查、制度措施两个清单”建立自选动作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做好“责任清单”建立创新动作,进一步细化内容和标准,明确时间表、任务书、施工图。
二是推进乡村应急能力提升行动。为全力打好全州开展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基本建设专项行动攻坚之战,深入推进我州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在全州范围内开展全面推进乡村应急能力提升建设行动,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组建工作专班、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时限,在全州所有乡镇建立“一办两站三中心”、村级“一站一库(室)一队伍”,全面压实城乡安全家庭主体责任,着力提升乡村两级应急能力,实现基层应急能力升位上档。
三是分类聚焦整治重点。明确全州安全整治“5个重点县”和“5个重点领域”,开展好近5年安全事故整改措施落实“回头看”,将其作为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控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重要举措,推动相关县市、部门深刻汲取事故教训,抓住本地区本行业安全生产主要矛盾、突出问题、重大隐患,研究建立长效机制,全力压紧压实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家庭主体责任,深入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彻底根治重点问题隐患,坚决守住安全底线红线。
四是建立“1个亡人事故+1现场整改会”工作机制。对发生较大事故的县市,由州级安委会或安委办到县市召开现场整改会,对一般亡人事故,由县市安委会或安委办到乡镇或企业召开现场整改会,逐一调查分析查找原因,实行限期整改、到点验收,凡是整改不到位的坚决追究问责,对违法行为坚决依法处理到位,构成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达不到法律处罚条件的,活用村规民约、社区公约进行处罚,对较大事故和敏感一般事故一律倒查州直行业主管部门的履职情况,加大曝光力度。
五是持续推进“双层双向”承诺工作机制。持续推行企业决策层向社会和员工公开安全履职承诺,企业执行层向上一层和下一层公开安全履职承诺,推行企业员工安全宣誓制度,提高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依法履行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法定职责,推动车间班组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关键岗位安全生产责任落细落实,压实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筑牢安全防线。
六是开展“靶向问诊、定向体检”安全检查。进一步发挥安全办牵头统筹安全生产工作职能,紧紧盯住防范重大安全风险,治理重大隐患,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年度定体检会诊计划,统筹整合各行业领域安全检查内容,对重点县市、乡镇、领域、行业开展“靶向问诊、定向体检”,提高安全检查系统性、针对性、专业性、规范性、有效性。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实行编号管理,建立问题隐患清单,形成问题隐患库,限时交办整改,实行闭环管理。
七是建立安全防范“政企直通”机制。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统揽,坚持依法治理与服务管理相结合,以“一建二通三转变”为路径,分级分类实现安全生产政企直通,打通政企瓶颈,提升安全生产整体联动、政企互动水平,促进企业在安全生产上做到懂法律法规、知政策要求、抓工作落实,进一步深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全面提升事故防范水平,促使安全工作落地落实。
八是提档升级企业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全面覆盖、网格管理、多网合一”的应急管理基层治理机制,在企业层面全面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并将风险隐患、防治路径、整治目标、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在企业醒目处向员工公开,形成全员监督监管的工作机制。
九是铁腕推进监管执法工作。以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落脚点,聚焦“对标、达标、用标”,采取“四不两直”和“双随机”机制模式,分组制订执法计划,落实执法责任,综合运用联合执法、计划执法、重点执法、专项执法、交叉执法等方式,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推动实现“企业照单排查、政府对单执法、事故按单追责、案件对单曝光”。同时,建立执法工作“月通报”工作机制,力促工作实效。
十是建立风险隐患交办督办制度。全面落实一般亡人事故督办和挂牌督办,推行重大风险隐患督办制度,推行火灾事故对县市、乡镇、村寨挂牌整改和事故问责跟踪督办。推行对重大安全风险隐患即时交办、适时督办、限期整改,实行责任倒查前移。建立与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案件移送工作机制,对构成违法违纪或构成刑事犯罪的隐患整改不力行为严肃追责问责,直至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