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全州各级应急抢险救援能力,切实担负起重大安全风险防范和事故灾害应急救援处置的使命,确保科学、迅速、高效处置各类事故灾害,结合工作实际,黔东南州用“五举措”推动2020年“应急抢险救援处置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向纵深发展。
一是部署安排,制定清单,切实将专项行动有关工作要求落实到位。按照省总指办及州政府领导的决策部署,州应急局(州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办公室)结合我州实际,研究制定《黔东南州2020年“应急抢险救援处置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并以州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办公室名义于2020年10月12日印发,要求各级各部门组织研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细化措施,切实抓好贯彻落实。10月15日下午,州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办公室(州应急局)组织召开全州2020年“应急抢险救援处置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工作启动视频会议,切实将全州2020年“应急抢险救援处置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工作落到实处。对州级应急抢险救援能力提升专行动工作任务进行责任分解,建立《黔东南州应急抢险救援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工作分工任务清单》。截至目前,我州16县(市)均制定并印发了《方案》,建立《黔东南州应急抢险救援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工作分工任务清单》,明确责任人,切实将有关工作落实落细落小。
二是强化预案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应急预案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在中央、省未出台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指导规则的前提下,按照急用先行的原则,黔东南州应急局牵头组织对《黔东南州防汛抗旱应急预案》《黔东南州地震应急预案》《黔东南州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黔东南州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黔东南州煤矿事故应急预案》《黔东南州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已报经州政府批准同意,以黔东南州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办公室名义印发执行。
三是深入开展“应急评估体系”建设专项行动。以州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办公室名义组织州水务、气象、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部门及16县(市)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开展“应急评估体系”建设,全面总结2020年事故灾害发生详细情况及规律特点,梳理总结事故灾害抢险救援工作,深入分析事故灾害抢险救援工作经验和不足,认真研究提出提升应急救援能力的措施建议,精心组织做好事故灾害抢险救援总结评估,牵头草拟了《黔东南州2020年事故灾害抢险救援总结评估报告》并报经分管领导后报省应急厅。
四是扎实开展“应急指挥体系”建设专项行动。应急指挥体系建设是打胜仗的核心,我州紧紧围绕“统一、高效、权威”的总要求,2019年6月,为与省政府成立的省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和23 个专项应急指挥部紧密衔接,上下对应,建立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构建优化、协同、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我州应急救援指挥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州政府决定成立州应急救援总指挥部(以下简称“总指挥部”)及专项应急指挥部。鉴于州直有关部门职能职责划转及人事变动,州人民政府于2020年7月22日对州应急救援总指挥部(以下简称“总指挥部”)及专项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专项指挥部”)有关内容进行修改、对相关组成人员进行调整充实。
五是深入开展“救援队伍体系”建设专项行动。在黔东南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十三五”期间尤其是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时期,黔东南州、县(市)两级应急救援队伍相继成立,2020年,组建了黔东南州中建伟业(集团)应急救援大队、天柱应急协会。全州各级依托共青团、基层社区、红十字会、农村等社团组织,建立了形式多样的应急志愿队伍。鉴于黔东南州木质结构连片村寨较多,农村火灾多发频发的势头,火烧连营和小火亡人不断,全州16县(市)距离县(市)城区较远的乡镇基本都组建政府专职消防队,每个乡镇基本建成消防站,配备有相应的消防车及消防器材,配备有2至3名政府购买服务的专职消防员,其中,雷山西江千户苗寨景区(西江镇)、黎平肇兴侗寨(肇兴镇)分别配备30名和15名专职消防队员,并组建了防汛抗旱专家库。黔东南州县(市)、乡镇(街道)两级机关事业单位以本单位青壮年干部而组建兼职的应急救援队伍,为科学处置事故灾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鉴于我州木质结构连片村寨多,农村消防安全形势严峻,2020年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将健全50户以上农村连片自然村寨义务消防队伍纳入十件民生实事,目前16县(市)应急救援大队、应急局正在推进农村义务消防队伍建设。经统计,除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外,全州各级各类应急救援队伍393支13965人。
黔东南州仅仅围绕区域主要风险特点和事故灾害发生规律,着力构建具有区域特点的应急指挥体系、预案体系、队伍体系、评估体系,应急抢险救援体制机制法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应对处置较大级别事故灾害能力明显增强,配合处置重特大事故灾害更加紧密有序。